民用客机发展演变内容简介
从早期的木质机身到现代的高强度复合材料,从螺旋桨机到喷气式引擎的飞跃,每一步都揭示了航空科技的不断进步。本书不仅揭示了各代客机的设计理念和特点,还生动描绘了航空工业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。
本书《民用客机发展演变基本信息》由(英)惠特福德撰写,唐长红等人翻译,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。该书详细探讨了民用航空领域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历程,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。出版日期为2010年7月1日,共包含376页内容,字数总计约502,000字。
随着机场设施改善和跑道长度增加,727在短跑道起降的优势不再突出,特别是在能源危机时期,三引擎飞机的运营成本问题日益凸显。七十年代末,波音公司为了应对竞争和市场变化,宣布研发7X7(后发展为767),同时727-300的计划被调整为7N7(最终演变为757)。
-80年代,F-1图-104等新型喷气式战机与民用航空并肩发展,图-144和“协和”号开启了超音速民用的先河。而波音-747和A-380等宽体客机的崛起,预示着航空行业的未来,空天飞机的研发更是勾勒出更加广阔的航空版图。
世纪60年代,法国达索集团涉足喷气式商务客机领域,推出了Falcon“猎鹰”系列,以Falcon 20/200双发公务机为代表,由达索公司和南方飞机公司联合研发。1962年,因泛美航空公司订购,项目正式启动,原型机于1963年5月4日首飞,初始型号“神秘”20后来演变为Falcon 20,采用CF700涡扇发动机。
中国航空历史
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1月1日,当时民航北京管理局飞行总队成立,为今天的公司奠定了基础。1988年,随着民航北京管理局的重组,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正式诞生。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一个新起点。进入21世纪,中国航空业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。
年,北洋政府的航空事务处成立,这是中国首个正式的民航管理机构,为航空事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(航空管理的里程碑)。1920年,北京至天津的航线开通,中国民航迈出了第一条航线的步伐,自此,中国航空业正式拉开了序幕(历史性的突破)。
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,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《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》。1956年四月,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,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。聂荣臻任主任,黄克诚、赵尔陆任副主任,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。
六年时间,六艘飞船,六次突破,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,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,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。
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分类及发展历程
总的来说,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的发展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创新的历史,不断推动着航空科技的边界,而中国正紧随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,逐步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。
垂直起降飞机的种类主要有:倾转旋翼机、垂直起降战斗机、喷气式垂直起降飞机和复合式垂直起降飞机。倾转旋翼机是一种特殊的垂直起降飞行器,它结合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特点。这种飞机的旋翼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旋转以提供升力,同时又能像固定翼飞机的机翼一样倾斜旋转以产生前进推力。
不过最接近实用的应该是XFV-12,当时海军正在犹豫未来的航母概念,所以在考虑小型的垂直起降飞机航母,或者叫Sea Control Ship的玩意。XFV-12使用的是特别的机翼,可以像百叶窗一样打开。利用这种配置可以获得比发动机垂直推力更高的升力。
后来发明的“鹞”式战机,一度让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重新回到公众视线。但最终,“鹞”式战机因性能低下、作战效率不高等因素,在2013年宣告退役,同时,也成为了尾座式飞行器的发展的开端。
第一种是以英国“鹞”式战斗机为代表的单发型设计,英国的“鹞”式战斗机只装备一台“飞马MK104”型发动机,不过这台发动机却有4个喷气口,而且这些喷气口可以90°旋转。
飞机发展和服役概况 固定翼飞机从1903年诞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,绝大多数都是依赖机场或航空母舰的跑道,采用滑跑起飞方式起飞。对作战飞机不讲,这就有一个很大的弱点,即机场跑道如果被敌方破坏,那么就无法升空作战。于是独树一帜的垂直/短距起降飞机便应动而生了。
我们该如何建设航天强国
1、坚持创新驱动 为将我国打造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努力,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,推动航天事业持续发展。 保障质量安全 脚踏实地、精益求精,确保航天器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,为航天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2、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航天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众多领域和关键技术,必须依靠创新来推动发展。首先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全球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。在全球航天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只有通过自主创新,才能确保我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。
3、一是弘扬航天精神。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,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,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,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,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,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。”二是坚持创新驱动。
4、我国载人航天任务多次成功,积累了丰富经验。运载火箭实现零事故率,载人飞船发射顺利,宇宙空间站建设不断完善,有望超越国际空间站。 我国已发射月球和火星探测器,表明航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 尽管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限制,尖端科技尚待突破,但我国航天人员不断进步。
5、我国如何昂首阔步迈向航天强国?1984年4月,“东方红二号”卫星发射升空,成为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;1988年9月,“风云一号”气象卫星成功发射,中国成为第四个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...一幕幕激荡人心的瞬间,是中国航天发展有力的佐证,更是中国人最为骄傲的记忆。
中国军用飞机发展历程
1、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,从初步建立航空工业体系到逐渐实现现代化、信息化转型的显著过程。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。当时,新中国刚刚成立,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防需求,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。
2、年12月7日,中国南昌飞机厂参照苏制安-2飞机,试制的国产运输机首飞成功,命名为运5。运5是一种小型多用途运输机,最大平飞时速256公里,实用升限4500米,最大航程1200公里,最大载重82吨,最大起飞重量5吨。
3、当前,军用飞机发展主要趋势是:广泛采用非金属材料,以减轻重量;重视应用隐身技术;发展垂直、短距起落飞机,以减少或摆脱对机场的依赖;广泛使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,实现机载设备的综合化和智能化、机载武器精导化、远投化、集束化、通用化;采用电子和光电对抗措施增强电子对抗能力。
4、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: 新中国建立初期,抗美援朝战争开始,刚刚建立的航空工业为适应繁重的飞机修理任务,在三个飞机工厂内组建了特种设备修理车间,从空军接收了特设修理能力较强的第二十一厂(南京航空附件厂的前身),从民用工业接收了天津电工西厂(天津航空附件厂的前身),和新乡平原机器厂,并组建了南京降落伞厂。
5、先是引进前苏联成熟的技术,在仿制、参照设计的基础上,开始了自己研究制造和与先进的外国厂商合作的过程。中国的航空工程技术人员,先后研制出了轻型、中型、重型三个类别7种型号的直升机。生产制造出了Z-Z-Z-9等型号的军用直升机。这些飞机在使用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实用价值。
6、西飞集团公司1958年创建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始终坚持以军民用飞机研制生产为主,以科技进步求发展,大力开发非航空产品,现已形成集飞机、汽车、建材、电子、进出口贸易等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。西飞集团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,先后研制、生产了20余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。